由於升學資訊輔導雜誌的曾主編向我邀稿,所以我就寫了這麼一篇文章(羞羞)
以下就轉貼我的文章,由於還沒有正式刊登,因此『版權所有‧拷貝必究』唷!

  三年前,「奇特」的基測成績使我一度猶豫是否該報考二次基測,直到導師的一句話:「你和老師一樣都是容易在大考失常的孩子,因此寧可當虎頭,也不用去搶龍尾。」才使我覺醒,因而申請上台北市立和平高中。孰料,三年後的學測又上演同樣的「悲劇」,慶幸的是,由於我的國文程度相當紮實,所以還能順利考取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在「一試定江山」的舊制考場上,就算是原本成績好的同學,都有可能因突發因素而無法發揮應有實力。不過我認為藉由甄選入學這條管道,提供了讓本身具備特殊專長的學生有更多機會考上理想大學,在此願我這篇經驗談能夠對學弟妹們有所裨益。

擅用輔助工具,建立自信與希望

  由於自小就在台北縣坪林鄉這個山城求學,上了高中後深怕在浩瀚的升學大海中迷航,所幸我有機會能接觸《升學資訊》輔導雜誌,知道有這麼一套教材讓我彌補訊息上的不足。在我參加大正資訊模擬輔助教學的三年中,不但為我省去到書店走馬看花的時間,更讓我接觸到最新、最有價值的學科資訊。而在校內成績還算優異的我(類組前8~50名),也常積極參與各項比賽,舉凡:作文比賽、班網比賽、科展(生物、社會科學)等,皆獲得不錯的成績。

  一路上穩紮穩打,大正資訊的書籍陪我度過數百個獨自在異鄉求學的日子。我曾耳聞有學長把所有的書籍寫完、讀完,甚至複習了好幾次,但我發現我根本連一遍都做不到,因此我退而求其次,把叢書當作「資料庫」,揀選我最需要的書籍來精讀。我使用最頻繁的是國文、歷史與地理科,尤其是國文,每冊的精讀文選、文選、閱讀文選和語文高手,讓我不需要額外閱讀古典書籍,叢書中詳細的整理與「藝文天地」,讓我的國文成績始終維持在80~90上下;歷史的總複習整理也是我的最愛,每次讀完後再加上題目的練習,便可以助我在考試上無往不利,比那些念補習班講義的同學來得更有效率;地理的總複習整理也是一套很棒的書籍,簡而不略的表格讓我即使遇到一些刁鑽的題目,大致上也都能迎刃而解。

一部曲:複習計畫應考慮所有的情況

  升上高三後,我用電腦打了許多計畫表,並且視需要而更新,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不過「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一開始還能將學校的進度與大正的叢書搭配得剛剛好,但後來我代表學校參加台北市93年度語文競賽高中職組作文項目獲南區第一名後,雖然有幸參與全國語文競賽,不過也因此得參加為期一個月的選手集訓。在那個月裡,學業與比賽兩頭忙,我的計畫到最後根本荒廢了,真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因此建議大家:製作讀書計畫時,要考量所有的情況,在製作讀書計畫時,不要因為希望多讀一點而亂了方寸,計畫一定要留「多一點彈性時間」,這樣才不至於重蹈我的覆轍。

  此外,也要奉勸各位學弟妹,在高三總複習時不要盲目跟從學校老師的進度走,也要有自己的主見。而面對各式各樣的參考書時,或許有人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全部都用,但是我認為,高三總複習必須講求時效,在同類型書籍裡應該從中擇一精讀,其他則作為輔助工具。補充教材可以在高一、二厚植實力時使用,至於高三一定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無法全部吸收時,請切記:該捨則捨。

二部曲:認清自己適合哪個科系

  直到學校推薦初選前,我還一直希望能在學測後申請上一類組的頂尖科系,甚至模擬初選時都已經拿到代表資格了。但是我仔細想了想,因為屆臨學測只剩不過一個月的時間,我的致命學科數學也未準備好,自然科更是荒廢,若在第一階段就被刷掉,豈非得不償失?況且我對文學的熱忱也在參與語文競賽後又再度被激發出來,因此正式初選時我毅然決然改選政大中文。

  結果學測成績出來,真的和我之前擔心的情形差不多,勉強滿意的只有國、社、英,剛好政大中文的學測只採計這三科,而且我的國文十五級分更使我穩健地度過第一階段。因此,我順利把我花費一個月的集訓「阻力」,轉換成推甄上榜的「助力」。接下來,我開始為占總級分75%的第二階段展開準備工作。

三部曲:推甄的準備工作與實戰情形

  之後大正資訊出版的《挑戰甄選入學三部曲》、《甄選入學指定項目甄試輔導手冊》這兩本書讓我抓到準備第二階段的精髓,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招乃是:向該系甄選入學的學長姊請益。我順利在PTT(telnet://ptt.cc)中聯絡到學長,更從中蒐集到最近兩年的試題、知道學校的最新資訊,甚至預測到面試的委員(系主任與大一導師,結果預測五位中三位)。不過這一切只是一個好的開始,真正的重點還在後頭呢!《挑戰甄選入學三部曲》裡面蒐集了不少佳作,許多格式都值得參考,但是我的系不只限定字數,更要求手寫原稿,因此我採用以電腦打字,先給學校老師瀏覽,並依照他們的建議修改,最後才謄寫到稿紙上。一般自傳或讀書計畫沒有限定字數時可以寫得多一點,但是切記不能太冗長(教授們可沒時間慢慢去看);如果有限定字數,文字更須講求精練,最好的境界是「每一句都能展現你的個人特質」,而一般教授也會根據自傳與讀書計畫詢問你的想法,所以這種稿件絕不能假手他人,以免被老師問出破綻。

  等到準備面試、筆試前,建議從身邊俯拾皆是的資源找起,所有參加面試的同學應該熟習最近有關該科系的相關新聞;此外,偏自然組科系的同學要把課本的重要定理再看一次,而文史類的同學更要把手頭的國學、史學概念搞清楚,如果這些都準備好了,便大可放鬆心情前去應戰。

  關於面試時的服裝儀容,大正的《挑戰甄選入學三部曲》內甚至連該穿著的衣服顏色、裝扮都有提起,不過最重要的是要顯現出高中生的感覺,要穩重又不失年輕活力。如果為了凸顯成熟而穿著老氣(穿太正式的西裝或紮起衣服露出皮帶),這樣有可能反而在面試時吃虧喔!

  《甄選入學指定項目甄試輔導手冊》這本書的題目僅供參考,不必真的全部做完它,它只是做為考生了解試題形式的參考。至於筆試,答題方式最好四平八穩又兼具新意,我當初就是在語文表達能力方面拿了85的高分,恰好彌補了我在學測成績上的不足。

  準備面試應盡量去了解各系的面試型態,這一點去問學長姊是最快的方式。每個學校的面試時間不定,如果待的時間愈久而且教授跟你相談甚歡,往往都是榜上有名;而我的科系有限定一位教授對一位考生只能面談5分鐘,因此切記講話要講重點,保持態度從容。總之面試要記住這幾句箴言:有禮貌、眼睛看教授、問候『老師您好』、講話語速適中、充滿自信的笑容、展現高度的興趣。如此一來,不僅顯現出你的高EQ,更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教授。當初我拿85.2分,可能就是我遵循這些法則的成果。

  除此之外,我當初曾非常納悶:「可不可以寄要求以外的審查資料?」最後,我還是寄了一整疊的資料,內含自己的得獎文章、歷年得獎要項一覽表和個人基本檔案,連同自傳、讀書計畫一起寄到政大。雖然我不敢保證那本額外的檔案夾有沒有發揮作用,但是「多寄也沒損失」,多寄一本反而換得一個心安(不過一切適可而止,以15頁內為原則)。

  真正面試那天,我看到有人帶著厚厚的檔案夾到面試教室,而我只攜帶了一點自己電腦排版的小說與報告,結果教授根本沒有時間看,只看到封面便說:「你的電腦能力很好。」我想,這樣在某一程度也增加了面試的分數。所以準備的東西不在多,而在精。

推甄結束的心理調適

  面試完後,我便努力將重心全部移到準備指考。而這段等著放榜的日子算是一種人生的體驗吧!到放榜之前,感覺時間真的很漫長(尤其政大放榜是四月底)。根據歷屆學長姊的經驗,最好以「自我欺騙法」來因應,不斷的騙自己:「你已經沒上了,專心準備指考吧!」因此等著放榜時的讀書效率還得靠意志力來維持,不然這段時間念的書反而念不出成果來。

  悠悠升學路,不要放棄任何一個機會,也不要被任何一次考試給打倒,記住:成功永遠屬於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n1125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