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摘要:
⊙‧在此科展報告的起頭,先簡略說明我們要呈現的內容:
一、台灣興起茶業的濫觴、發展,以及茶業貿易的轉向改變。
二、因茶業的興起而產生的「茶路」,其歷史、地理因素分析。
三、因茶路興起的聚落,其產生與沒落的因素分析。
貳、 研究動機: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周圍——台北市大安區臥龍街,正是昔日北台灣茶路的一部分。台灣曾經以「茶」揚名國際,「Formosa Oolong Tea——福爾摩沙烏龍茶」自晚清開港、日治和國民黨政府時期都一直是外銷創匯的首位,而在一九七○年後台灣經濟起飛後,這個產業最後也從外銷轉向內銷。
以前學習的過程中,國中《認識台灣》[1]、《高中歷史下冊》都曾經出現過「茶」的相關貿易議題,但在當時都僅是基本的瞭解茶葉之貿易情況,事實上對於一窺全豹尚有一些距離。不過研究這些貿易的議題其實早已有學者研究,但由茶業這個產業所形成的「茶路」多年來仍是一個披著神秘色彩的古道,時常出現在登山健行的手冊當中,卻少有大量、普遍的文獻記載。而茶路隨著時間日漸推移,也正逐漸消失在時間的洪流當中,想到這裡,不禁使我們更想藉此作科展的機會瞭解它,並能夠保存它,讓後代子孫都能知道有這一條古道,就像八通關古道、草嶺古道的名氣那麼地眾人皆知。
而既然要研究茶路的濫觴與興衰的產業問題,也不妨思考一些偏重人文的議題,我們便想到高一時所學的《高中地理第一冊》內有關的理論似乎可以藉此來作個分析,在地理學三大範疇(空間分析、人地關係、區域複合體分析)當中,我們決議以空間分析為主,人地關係、區域複合體分析為輔來製作此次的科展,瞭解因茶路而興起的聚落、街道,在時間的巨輪推移過後的今昔,是繼續蓬勃發展,還是走向落日黃昏?
因此我們希望從歷史過程當中,瞭解這些歷史現象的成因,並站在地理學的角度,針對「茶路」與「茶業」的發展興衰、因茶路興起的「聚落」當作此次我們所要研究的重點。
參、 研究目的:
一、細說台灣興起茶業的濫觴、發展,並探討此產業對台灣既有的地理、歷史、人文所造成之影響。
二、探討台灣茶業貿易方向改變,並藉此導引出茶路沒落的原因。
三、在藉由茶葉的貿易所興起的「茶路」探幽過程當中,蒐集古典籍並對其遺跡作個初步的紀錄與導覽。
四、分析茶路的歷史因素、地理因素、重要性、形成原因等,以地理的思維來分析與思考。
五、探討因茶路興起的聚落,是如何興起的?分析其興起的因素。
六、探討茶路聚落的沒落原因,並討論其未來的方向歸趨。
肆、 研究過程或方法:
本報告所採取的方式為(1)資料蒐集探討(2)田野實地考察。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暨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謝國雄在《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範疇》有載:
「回顧了過去三十多年來的漢人民族誌與社區研究後,可以發現其主要的田野是平原的農村與海邊的漁村,山村比較少見。以山村為田野的研究,可以與既有的研究互補。其次。如果要從整體觀來考察社會生活,特別是維生的經濟活動(台灣目前有很多村落已經沒有在地的經濟活動)。第三,這個田野必須有足夠的歷史縱深,而不是新近形成的社區,這才有機會讓研究者掌握到資本主義、現代國家與既有社會運作法則間的接軌。」
針對上列所述的文字,我們敲定以茶路實際的上游地段:坪林、深坑、石碇等地為我們田野實地考察的地點,過程中我們利用相機拍下重要地點,並掃瞄蒐集的資料,增添本報告圖文並茂的內容。
在研究目的當中我們提起六點目標,便依照此六點一一作探討。不過在正式探討之前,先彙整目前我們手頭所得的資料,提出本報告所要探討的核心之外圍部分。
一、台灣茶業的濫觴
(一)茶樹的引進:
台灣中南部深山早有野生茶樹的記載,最早見諸於1645年的《巴達維雅日記》,主要分布於南投眉員山區及高雄南鳳山,海拔650〜1500公尺之間,但此類野生茶樹,經中、日學者研究證實,與今日台灣作為經濟作物的茶樹,型態上有明顯的差異,且所製成的茶葉品質也有差別,因此可推論台灣中南部深山的野生茶與近兩百年來所發展的茶葉毫無關聯,更無親緣關係。
真正台灣經濟茶葉的栽種,根據連橫《台灣通史》〈農業志〉所載:
「顧自開口以後,外商雲集,臺北之茶因之而盛。臺灣產茶,其來已久。舊志稱水沙連[2]之茶,色如松蘿,能辟瘴卻暑。至今五城之茶,尚售市上,而以崠頂[3]為佳;唯所出未多。臺北產茶近約百年。嘉慶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使以武彝茶,植於魚坑,發育甚佳。即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遂相互種植。蓋以台北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為盛。茶之佳者,為淡水之石碇、文山二堡,次為八里坌堡。而至新竹者曰埔茶,色味較遜,價亦下。其始僅消本地;道光間,運往福州,每擔須納入口稅銀二圓,方可投行發賣。迨同治元年,滬尾開口,外商漸至。時英人德克來設德記洋行,販運阿片、樟腦,深知茶業有利。四年,乃自安溪配至茶種,勸農分植,而貸其費。收成之時,悉為採買,運售海外。南洋各埠前消福州之茶,而臺北之包種茶足與匹敵。然非薰以花,其味不濃,於是又勸農人種花。花之芳者為茉莉、素馨、梔子,每甲收成多至千圓,較之種茶尤有利。故艋舺、八甲、大隆同[4]一帶,多以種花為業。夫烏龍茶為臺北獨得風味,售之美國,銷途日廣。自是以來,茶業大興,歲可值銀二百數十萬圓。廈、汕商人之來者,設茶行二、三十家。茶工亦多安溪人,春至冬返。貧家婦女揀茶為生,日得二、三百錢。臺北市況為之一振。及劉銘傳任巡撫,復力為獎勵,種者愈多。時臺邑林朝棟[5]方經營墾務,闢田樹木,為永久計,亦種茶於乾溪萬斗六之山。未及十年,而朝棟解兵去,戎馬倥傯,剪伐殆盡,惜哉!」
文中「魚坑」的正確位置有好幾種說法,林衡道指出,魚坑即今日之深坑;但另有一說指出深坑並無此地名,倒是瑞芳有一個魚里;或為石碇楓子林。1956年林馥泉《烏龍茶及包種茶製造學》中指出1810年(嘉慶15年)廈門商人將茶從大陸引進台灣種植,與文中所述相映,為一般學者比較認同的說法[6]。1877年由大稻埕所看得見的差不多全部的山丘之斜面上盡皆有茶園,當時全島皆可看到茶園,但因南方茶園所生產之茶的品質不佳,是故茶主要在北部丘陵地發展。
(二)茶業與茶路興起的關係:
因為茶樹在台試種良好,不過當時台灣還沒有茶業外銷與加工的人才,因此把粗製茶以扁擔挑負,從深坑越過六張犁的觀山嶺,送至台北盆地的艋舺裝船,然後運到福建福州加工,這條路稱為「茶路」。在下面我們會有針對茶路更詳細的介紹。
二、茶葉出口——台灣北部興起的原因之一
距今140多年前的咸豐年間,台灣雖然尚未被迫開港,可是英國駐台領事已說過:「中國大陸向台灣輸出的茶類和茶子、茶苗數額很大。」那是因為當時台灣茶區正逐漸在擴展當中,需要的茶子和茶苗數量自然特別的可觀。數年後,1860年台灣被迫開港,便有英國的茶商杜德(John Dodd)來到台灣﹝1865年﹞調查茶葉的產銷狀況。杜德認為台灣茶葉發展的潛力很大,是生產茶葉外銷的最佳產地。於是,一方面由福建的安溪購進大量茶子、茶苗,勸導茶農種植;另一方面對茶農舉辦「茶葉貸款」,來促進茶葉的增產。所以台北近郊地區,除了文山茶區之外,還有七星、基隆和海山各茶區均有大量茶葉的生產。兩年後﹝1867年﹞,杜德先用台茶試銷到澳門,得到了三倍的利潤,所以決定在台北的萬華地區設立精製茶廠。不久,再用「台灣茶」﹝福爾摩沙茶﹞的名稱,運到美國紐約出售,大受當地人們的歡迎。自此以後,其餘各國的洋行也紛紛跟進,貸款給農民改種茶葉、建立自己的工廠、發展自己的品牌與商標,也因此掀起臺灣北部種植茶葉的熱潮。
也因為如此,開港後的茶業貿易,使台北市大稻埕繁華一時。杜德在1869年於大稻埕設立寶順洋行,開設製茶場。到了1886年,已經有252家茶行,發展迅速。1869年到1895年為大稻埕的黃金歲月,當時茶佔了全台的出口總值53.49%,而其中90%都是在大稻埕精製後送至淡水港出口。一直到光復才沒落。今日甘谷街22號「茶商業大樓」就是台北市茶業公會的所在,其前身為清末的「茶郊」。
三、茶葉的貿易概覽
圖表4-1、圖表4-2表都顯示台灣在二十世紀時茶業的蓬勃發展,1980年代以前,台灣茶葉大抵以外銷為主,但近年來由於台灣工商業發達、經濟繁榮、國民所得提高、台幣升值、茶葉生產與製造勞力缺乏、工資驟升,隨之生產成本相對提高,導致台灣茶失去競爭外銷市場的競爭能力。因此,台灣茶已由外銷驟轉為內銷。根據統計,台灣茶葉外銷量已由1980年以前75%減至1998年的10%。約在同時,台灣經濟轉趨富裕,飲茶人口大增,再加上茶藝文化的推展,台灣消費者開始講求飲茶之道,注重茶葉品質,如此,不但促成中南部凍頂與高山茶之興起,亦促使業者開始以內銷為經營目標,演變成今日台灣茶葉由外銷轉成內銷之局面,2002年統計總產量約20,345公噸的茶,出口量只有2,592公噸,實際上約有90%用來內銷。
由圖表4-3我們可以輕易看出台灣在最近10幾年來的茶葉出口與進口數量急遽接開,現在台灣的進口茶葉數量已經接近出口數量的七倍了。
▲圖表4-3 台灣歷年進出口茶葉統計
(二)台灣茶業經營比較表:
|
茶園面積 〈公頃〉 |
總產量 〈公斤〉 |
單位產量 〈公斤∕公頃〉 |
茶農戶數 〈戶數〉 |
每戶平均經營面積〈公頃〉 |
日劇時代 最高紀錄 |
〈1929〉 47,458.04 |
〈1939〉 14,029,633 |
〈1929〉 330 |
〈1926〉 22,056 |
〈1929〉 2.23 |
民國51年調查 |
37,776.6 |
19,682,178 |
521 |
36,436 |
1.03 |
增減% |
-20.4% |
+40.28% |
+57.28% |
+65.01% |
-53.81% |
民國67年估計 |
30,214.0 |
25,785,000 |
940 |
28,075 |
1.08 |
民國67年與民國51年比較% |
—20.1% |
+31% |
+80% |
-23% |
+4% |
備註 |
67年估計台北市茶園面積165公頃,生產量96,000公斤未包括在內。 |
▲圖表4-5台灣茶業經營比較表
自從茶葉的繁榮時期過後,茶園的面積等也逐漸縮小。請參見上表(圖表4-5)、下圖(圖表4-6)。
(三)台灣茶葉產製銷演變
1.生產與消費演變:自從開港之後的繁榮,一直到民國六十九年,由於台幣升值,勞力缺乏,台茶逐漸喪失外銷競爭力,故自此轉向內銷。近年來國人消費有日益增加的趨勢,參看圖表4-7。
▲圖表4-7 台灣茶葉平均消費量統計
2.運銷改變:
(1)外銷導向:自民國40年至75年
(2)內銷導向:高級茶的興起和飲料茶的流行,改變台茶整個產業結構。民國所得提高是重要原因之一。
(3)由出口國轉為進口國:低價的國外茶葉取代價格較高的台灣茶,大量進口的結果加速國內茶園的沒落。
目前台灣茶葉的行銷方式為:
1.茶農大都以自設之中小型製茶場(所)製茶後直接賣給消費顧客及茶行約占20%;
2.缺乏設備及勞力的茶農,則將所採的茶菁[7]售給鄰近的茶廠或茶作戶約占15%;
3.亦有精製茶場僅收購初製茶予以精製併堆後,在售給專業性的茶行、飲料場及外銷約20%。
整體而言,市場通路仍以自產自製自銷為主,估計至少有2萬戶茶農。
(四)台灣茶葉行銷與展望:
目前茶葉行銷通路競爭激烈而多元,由於交通及資訊的進步發展,茶的直銷比率亦日益提高,部分農會及茶農也開始利用電子商務網路訂購或宅即便配送當季最新鮮的茶葉。
因應消費趨勢,利用媒體廣為宣導飲茶益處,同時結合休閒旅遊及產業文化辦理茶藝文化及民俗等相關活動、發展茶葉多元化利用、建立品牌及加強茶葉分級包裝、辦理國內促銷活動、開拓國內外茶葉市場、建立健全的產銷體系、滿足消費者需求及不斷提升顧客滿意度,將是未來茶葉行銷重點。
今後台茶的發展面向是廣泛的,包含茶葉的栽培管理、製作、運銷、良好製造設備、環境及技術、良好包裝、良好行銷通路與良好服務品質之下,才能建立「台灣名茶」的優良品牌,爭取到國內外消費者的信賴與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創造另一波新的飲茶文化風潮。
四、茶路的地理位置:
清代中期,先民從臺北到宜蘭,深坑為必經之地。其中,由臺北至深坑係自艋舺經六張犁,越祖師公嶺而至深坑。同治、光緒年間,茶利大興,深坑為文山地區茶葉重要產 地,茶農自深坑擔茶,循北宜舊路而達六張犁販賣於街肆〈即今吳興街〉,再購日用品由原路擔回深坑。這條路就是如今一般人所稱的茶路全程約需兩小時。
日治初期,日人為對付深坑之抗日義軍,遂從臺北越祖師廟公嶺開一聊陸軍大路直達深坑草地尾,通行馬匹與戰砲隊,此路與茶路亦有部分路段重疊。
由於保甲路由附近居民定期維護,是以茶路一直至戰後初期尚能維持不錯的路況。後來由於富德公墓和福德垃圾坑的闢建,使得茶路變得柔腸寸斷,已不復舊觀。
(二)茶路路線:
自深坑街出發沿106號道路西行,在東南工專前,轉入右側往大坑外股產業道路,遇岔路右轉,經居正山莊後過外股橋,左側有一小路,為陸軍大道殘留之小段。
循外股產業道路上行,遇岔路左轉直抵萬壽宮,循右側階梯上行,五分鐘後,上至稻田田埂,此地地形平曠,視野遼闊。
前行一分鐘,到達外股小土地公廟,在此保甲路與茶路呈丁字形交會,此後兩路合而為一。茶路在廟前左轉,沿山邊小徑前進,附近皆為竹林,沿途經濟數處乾溝,上架橋板,十幾分鐘後抵胡家老屋。
經過幾處胡姓家屋後,已有產業道路可通行汽車。步行三分鐘後,到達嚴骨塔,白靈骨塔循墓園通往南港方向前進,就可看見富德公墓的石碑地標,在次左轉,經明覺寺,前行約
伍、 研究結果:
茶,自晚清開港、日治和國民黨政府時期都一直是外銷創匯的上的主要作物,也因此,「台灣茶」揚名國際。在一九七○年後台灣經濟起飛後,茶業也從外銷轉向內銷。1980年代以前,台灣茶葉大抵以外銷為主,但近年來由於台灣工商業發達、經濟繁榮、國民所得提高、台幣升值、茶葉生產與製造勞力缺乏、工資驟升,隨之生產成本相對提高,導致台灣茶失去競爭外銷市場的競爭能力。台灣茶園有逐年減少的趨勢。出產高品質的茶葉,普受好評,因此這些地區的茶園面積反而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使台灣茶葉仍能維持在年產約21,000公噸的高產量。茶葉的出口為北部的興起的原因之一,「台灣北部之榮枯,端賴茶業之盛衰耳。」(James W.Davison,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P457)。尤其在淡水開港後,對台灣北部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茶業史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光復後三個時期。自淡水開港後。對台灣北部的茶葉發展、產銷過程,以及銷售市場產生重大的影響,當時整個台北盆地正處於關鍵發展的時期,而這些外在環境的轉變也對茶路發源地內部環境的轉變產生影響,也面臨重大的挑戰。
二、茶路形成的因素:(我們主要的探討點為茶路地圖上的起點之上源,即今之台北縣坪林鄉、石碇鄉等地。)
在前面的敘述過程中已有我們針對茶路作了基本的剖析,而對於其形成的要素,我們歸納為下列幾點。不過由於這些因素環環相扣,故敘述中多有互相闡益的情形。
(一)地形:茶路的發展主要都是建築在山稜線上,部分含括在雪山山脈的餘脈裡,不過由於茶葉多種植於丘陵地,在地形上雖稍有阻隔,但影響不大;雖然形成此路的地形不是丘陵就是山地,但由於坡度尚不至於太過於陡峭而不利於人行,而在(1)外銷需求(2)台灣東北部山岳並非都是高大陡峭的因素下,因此在此地形上發展出此路。
(二)輔助設施:鑑於茶路的山脊線還是有所坡度,為(1)縮短時程(2)節省勞力,故在部分路段鋪設石階、石板路(但由於缺乏維修,遺跡今多半已掩沒在荒煙蔓草之中)。在輔助設施的幫忙之下,地形所形成的阻礙就更加消失於無形。
(三)交通:那麼時代並沒有如現今公路[8]的設施,先民為了外銷賺匯非得外出,故發展茶路的交通。舊時無先進開路技術,先民只得考慮所有因素下,則選最優條件者為茶路所在,本茶路因為下列四個原因發展其交通。故本區在先天上的交通便利性事實上並不高,所以在台九線106乙線及北宜公路的通車後,方便的交通性便使茶路走向黃昏。
(四)時間:先人多半胼手胝足,尤其當時擔茶多半為茶商僱請來的挑夫,家境並不富裕,在考慮治安這個因素時,聰明的茶商就想到節省時間的妙方(1)當天來回,故為了節省時程而讓茶路建築上山脊線上。(2)以最快時程運抵大稻埕,因此坪林的挑夫除了自己擔到大稻埕外,就是到石碇換人接手(即今石碇西街),此原理和中國歷代驛站的設置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關於為何要如此節省時間最重要的因素「治安」詳見下列。
(五)治安:當時山區多半都有土匪出沒,掠奪錢財,但由於土匪出沒的地點不定,所以只能以縮短運輸時程來節省遭遇搶劫的損失。故此,挑夫們只能選擇最短的路程以求最少的損失外,多半採用集體行動的方式,如此一來較不易受到土匪的侵擾。
(六)勞力:在時間方面已有提起,不過可能有人會認為茶葉「也不是時效性製品、重量又輕」,但卻為何要如此趕時間提出質疑。但我們已在上列敘述中提起,為了外銷需求、節省損失和避免走山路而讓挑夫過於疲累的原則下,發展出茶路。而挑夫的來源泰半都是茶商召集村內年輕男子(一般來說十五歲即可)擔任此職。這個職業在茶路沒落後也走向歷史,現今存在人世間的都是八十多歲的老先生,由於他們的記憶多半已不清楚,故本科展報告未置入關於他們的採訪實為我們的遺珠之憾。
(七)外銷需求:當時海外需求量大,為了賺取外匯使得產地人民非得想出變通法子以應外銷。統合上列因素,其實「茶路」就是「茶葉外銷貿易」所形成的。
三、茶路上聚落興起的因素:
(一)商業:就是因為當時台灣茶葉的前途可期,發展了茶路。當時在產地出現的商業就是茶商所成立的各式茶莊(照片5-3)。今坪林老街與石碇老街當時多此類型的茶莊,而茶莊所在地也成為茶路上重要的聚落之一。
(二)補給:如同上列所述,單純人工的挑負與行走是不可能在這漫長的路程中稍作些休息。如坪林的挑夫便到石碇當地休息,抑或直接給當地人接棒下去。因此石碇、深坑聚落的興起多半都含有此因素。
(一)貿易方向改變:當茶葉外銷沒落後,茶路也消逝其往日盛景。轉向內銷的台灣茶葉,使得此路沒有再存在的必要,故此茶路上聚落也隨著時間的轉移,走向了沒落,其沒落最主要因素,參看下列。
(二)現代交通取代:北宜公路開通後,不再有人願意以勞力走山路,聚落因此也沒落。賴志彰在《北縣古市街何去何從》一文提到:「幾個山城舊街,或偏離縱貫鐵、公路的古市街,由於都會開發價值上的取捨,尚未符合經濟效益評估,也即交通考量與土地投資的回收上,還不足以進入市場‧‧‧舊街區‧‧‧乃逐漸凋零。」此為茶路上聚落的凋零作了最佳的見證。
陸、 結論:
我們的科展主要站在歷史和地理的角度來探討:茶路、茶業發展史還有茶路上所發展的聚落。誠如我們上面的報告所言,我們以宏觀的尺度來探討,所以在前面《研究過程與方法》中,我們收集了許多有關這三項主題的史料,深刻瞭解到茶業對今台北市其繁榮之重大影響性。在台北市教育局所出版之《話我家鄉》一書中教育局長李錫津曾在該書〈局長序〉一文裡提到台北盆地的繁榮發展其興盛的原因中茶業占重要原因之一。為探索此產業的相關發展,我們依據地理學三大範疇作分析:茶業與人文條件因素、歷史背景源由、地理區位分析、茶葉貿易與外銷,主要以空間分析來瞭解眾多現象的形成原因,在《研究結果》中已詳述。
在我們製作的過程當中,歷經了許多困難,我們實際去部分遺蹟路段調查,也發現歷史的保存實在不易,許多的耆老多半都已凋零,所以對我們的報告有實質的幫助的還是史料的蒐集佔最大功勞。這條路的形成,其原因在報告的《研究過程與方法》中已仔細交待,而茶葉「外銷導向」是為這條路為何會形成之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我們稱此路為「茶的絲路」。站在地理的觀點上,我們看到兩個節點所發展出的關係,看到茶路的起源處(台北縣的瑞芳、深坑、坪林、石碇到今台北市的文山與南港區)(小節點)生產區將產物送到集貨區大稻埕(大節點),再經由淡水河出口到大陸福建省福州加工後,再轉銷於美國、南洋等地,這個過程中我們觀察到此貿易的兩節點所發展出的關係如同電腦中的貝茲曲線一樣無限延伸,從兩個點,發展成線(即茶路、茶葉的貿易方向),最後形成面。如此一來,更使我們發現其延展性、貿易性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無垠無涯。
在關於茶業的發展史方面,我們發現台灣茶業的發展受到「市場」因素的左右,一但茶業市場發生轉變,其茶業發展也會受到衝擊:民國69年外銷量走下坡,直到75年外銷量降至一萬公噸,之後逐年遞減而進口量卻逐年增加,如同我們的報告中所附上的曲線圖可以顯示出這個現象;同時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此產業產生的聚落在外在條件的改變(貿易改向)以及其內在區位因素無法立即改變的情形下,很多聚落都逃不過歷史的洪流。在茶路聚落興起的有利因素消失之後,它在核心城市旁衛星聚落的角色陷入瓶頸,之後若沒有轉型,便會逐漸沒落;而轉型之際若實施不適當的配套措施,不僅會使聚落步入衰亡,也可能走向消失的命運。研究此次科展的議題,讓我們對以往的歷史記憶作一個整體的貫通,也對台灣的產業抱有希望和期望明天會更好的信心。
柒、 討論:
一、因茶路興起的聚落最後因為茶路的沒落而失去昔日的風華,試問這些聚落居民是否有保留昔日的歷史與振興觀光的計畫?
ANSWER:目前茶葉在原鄉還有持續的發展,但在運輸上因為現代交通的便利,故以前由挑夫運送都改成使用車輛等現代交通工具。挑夫已在茶路沒落時就消失了。不過經由茶路所形成的聚落仍有遺跡存在,故在聚落中的廟宇、遺跡文物等,多多少少都還保有歷史的痕跡,保存其原有的價值。近年來台灣社區活動蓬勃發展,這些聚落居民在愛鄉愛土的心境之下,縱使昔日的歷史的景觀都已不復在了,但靠著如社區協會、文化季之類的活動,使得其文化永留於人心,只是從以前的交通、貿易區位轉變成觀光。
二、當時淡水河有出海運輸之利,所以當時在貿易需求下,山上的產物大都必須以人工搬運運到大稻埕,而茶葉的重量並非沉重之貨物,所以除了人工的方法外,當時是否有其他方法運輸?
ANSWER:據我們查訪,當時的確有其他的運輸方式,只不過大都以人工的方式運送,但還是有少部分的是利用的其他方式運輸,例如:淡水河流域上游景美溪支流——磨石坑溪,當時的帆船能夠從磨石坑溪往下游航行到大稻埕集貨區,不過這條溪由於溪水清淺與經過一百年的泥沙堆積,已無任何航運價值。但當時的人還是選擇以人工的方式不畏艱苦走山脊線運送卻不嘗試別的方式,主要還是與我們研究的結果中所提及的因素密切相關,因此當時的人即使知道有其他的方式運輸,還是以當時最安全、最便利以及最理想的方式──走山路來運送,故此人工輸送在當時已經是最有利的方法了。
三、大稻埕的興起,其實除了「茶業」以外,還有眾多因素。試問分析大稻埕除了因為此產業發達外,還有哪些產業促成其興起?
ANSWER:在研究台北歷史的過程當中,其實台北會跟茶路有所關連主要和(1)台北的盆地地形(2)便利的水運,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人說:「大海納百川」,所以盆地地形當中,其邊緣產物的流向都是向有交通便利功能的中心點前進,也因此當時便利的河運造就淡水河流經沿岸形成了許多繁榮聚落。盆地邊緣所有的物產都運輸到集貨點,除了茶以外,樟腦、木材、染料大菁(藍色染料植物)[9]也都運輸到此聚落,造就此聚落的繁榮及興起。
四、中國大陸南方的茗茶(如杭州龍井、紹興珠茶、安徽祁門紅茶)頗富盛名且歷史悠久,而台灣北部的新興茶葉將如何與其競爭?
ANSWER:大陸南方茗茶固然歷史悠久,但與台灣茗茶之競爭端看交通之便利。當時外銷茶中,「烏龍」、「包種」皆為外國人士所喜;而「東方美人茶」更獲得英國皇室的青睞,此兩種茶葉產區以台灣為最大,由於淡水河富含舟楫之利,港口吞吐量大,運至美國、南洋國際貿易區相對較為方便,運輸成本較低,競爭力自然增高。
五、日本政府的殖民統治是否影響當時的茶業發展?
ANSWER:日治時代台灣的茶業更加蓬勃發展,由於茶葉是賺取外匯的主要商品,所以茶產地逐漸擴張,茶葉產量亦逐年增加。當時也設立茶工廠,動力採大型發電機[10]。為了日本殖民母國利益,台灣紅茶在官方與民間研究改良品種、提高品質之下,在昭和九年(1934)和烏龍茶、包種茶鼎足而立。因此在日據時代台灣的茶業不僅不受殖民影響,反而更加蓬勃發展。
六、中國古代的絲路扮演著東西雙方的貿易途徑角色,對古代絲綢外銷頗有貢獻,試問「茶路」與「絲路」有何不同?
ANSWER:茶路的興起當然與茶的運輸有關,而絲路主要是以運送絲綢為主。不過兩者雖然都是「貿易路線」,不過絲路是甲端運抵乙端後即展開正式的貿易行動,而茶路卻從甲端運抵乙端後,還要經過「出口」這到手續。兩條貿易路線其實還有很多不同處,要全部一次說起並不容易,所以我們只以「貿易」來作個簡單的回答。
七、茶路的地理位置其實介於宜蘭和台北之間的山路,其形成是否和其他古道有所關連?
ANSWER:事實上茶路的部分路段和「淡蘭古道」有關。淡蘭古道是北台灣目前仍有遺址可尋且為最著名的古道。所謂淡蘭,就是當時淡水廳(台北一帶)到噶瑪蘭(蘭陽地區)之意。
日據時代,鐵路宜蘭線及北宜公路之開築,古道才失去交通價值而逐漸淹沒在荒草及記憶中;直到廿年前,大家尋根探古,淡蘭古道又重建風華。
淡蘭古道全線長約八十多里,當時的淡蘭古道全程路線是這樣的:艋舺(萬華)-錫口(松山)-南港-水返腳(汐止)-五堵-七堵-八堵-那那(暖暖)-獅球嶺-大雞籠社(基隆)-柑仔嶺(瑞芳)-三貂嶺-頂雙溪-槓仔寮(貢寮)-草嶺-大里簡(大里)-烏石港(頭城)-礁溪-噶瑪蘭(宜蘭)。
目前淡蘭古道留下的遺址,共有三段:三貂嶺古道、草嶺古道和隆嶺古道。(附圖請見圖表7-2)
▲圖表7-2 淡蘭北拳山古備道導圖
捌、 參考資料及其他:
一、書籍:
1.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志∕初版∕南投縣∕台灣省農林廳出版∕P.185-188∕民國87年6月
2. 吳武雄主編∕話我家鄉∕91年版∕台北市政府教育局∕P.122~123∕民國91年7月
3. 坪林茶業博物館∕坪林茶業博物館紀念冊∕初版∕台北縣坪林鄉∕台北縣坪林鄉公所出版∕P.19∕民國86年5月31日
4. 坪林鄉公所編印∕坪林鄉志∕初版∕台北縣∕台北縣坪林鄉公所∕P.435∕民國91年6月
5. 林木連等九人∕台灣的茶葉∕第一版第一刷∕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P.20-27∕民國92年9月
6. 梁鶚主編∕台灣農家要覽∕四版∕台北市∕豐年社∕P.502-507∕民國76年5月20日
7. 連橫∕台灣通史∕初版∕卷27 農業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P.654-655∕民國9年
(轉自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www.sinica.edu.tw/%7Etdbproj/handy1/)
8. 陳煥堂、林世煜∕台灣茶∕初版五刷∕台北市∕貓頭鷹∕P.4∕2001年11月
9.謝國雄∕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整體社會範疇∕初版∕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P.42-43∕民國92年11月
二、期刊論文:
1. 陳秀春、尤慶堂、葉桂鑫、賴春婷、王佩玲(師大地理88級學生)∕1999∕深坑的發展與茶葉的關係(86學年度區域地理期末報告) ∕地理教育∕第25期∕P.89-106
2. 賴志彰∕1994∕北縣古市街該何去何從∕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P.48-49
三、網路資訊:
1. 台北123 http://myweb.hinet.net/home4/dipper/index2.htm
2. 台灣空中文化藝術學院 http://www.tchcc.gov.tw/air_art/program/his_006.htm
3. 茶顛話茶 http://www.wwwart.com.tw/tea/
4. 深坑國小 http://163.20.81.134/
四、圖表出處:
1. 圖表4-1 淡水港出口結構∕領航龍騰高中地理(二)∕第六版∕龍騰文化∕P.38∕民國92年2月
2. 圖表4-2 清末台灣的茶、糖、樟腦出口值佔全島總出口值之比例∕高級中學地理第二冊∕第六版∕龍騰文化∕P.22∕民國92年2月
3. 圖表4-3 台灣歷年進出口茶業統計∕茶顛話茶∕http://www.wwwart.com.tw/tea/
4. 圖表4-4 1945-2000茶葉生產量、外銷量及進口量統計比表∕台灣茶業聯盟網∕http://tea.eki.com.tw/index.asp
5. 圖表4-5 台灣茶葉經營比較表∕台灣農家要覽∕四版∕台北市∕豐年社∕P.504∕民國76年5月20日
6. 圖表4-6 台灣茶園分佈圖(1992年)∕坪林茶業博物館∕坪林茶業博物館紀念冊∕初版∕台北縣坪林鄉∕台北縣坪林鄉公所出版∕P.30∕民國86年5月31日
7. 圖表4-7 台灣茶葉平均消費量統計∕茶顛話茶∕http://www.wwwart.com.tw/tea/
8. 圖表4-8 茶的運銷通路∕林木連等九人∕台灣的茶葉∕第一版第一刷∕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民國92年9月
9. 圖表4-9 茶路探勘路線圖∕坪林茶業博物館∕坪林茶業博物館紀念冊∕初版∕台北縣坪林鄉∕台北縣坪林鄉公所出版∕P.19∕民國86年5月31日
10.圖表7-1 淡水河流域圖∕高級中學地理第二冊∕第六版∕龍騰文化∕P.18∕民國92年2月
11.圖表7-2 淡蘭北拳山古備道導圖∕坪林鄉公所編印∕坪林鄉志∕初版∕台北縣∕台北縣坪林鄉公所∕P.351∕民國91年6月
五、照片出處:
1. 照片4-1 台茶的移入與輸出(坪林茶業博物館蠟像)∕坪林茶業博物館∕坪林茶業博物館紀念冊∕初版∕台北縣坪林鄉∕台北縣坪林鄉公所出版∕P.20∕民國86年5月31日
2. 照片4-2 茶路碑∕台北市立興雅國小三年十班∕http://ms2.hyps.tp.edu.tw/~hy080/index.htm
3. 照片5-1 戎克船∕林木連等九人∕台灣的茶葉∕第一版第一刷∕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P.26∕民國92年9月
4. 照片5-2 茶路(106乙線)上的土地公廟∕作者自攝∕民國92年3月1日
5. 照片5-3 舊時茶莊遺址(坪林老街)∕作者自攝∕民國92年2月29日
6. 照片5-4 夕陽餘暉下的坪林老屋∕作者自攝∕民國92年2月29日
7. 照片7-1 坪林老街形成中心:保坪宮作者自攝∕民國92年2月29日
8. 照片7-2 昔日採茶工等候茶菁秤重的情景∕坪林茶業博物館∕坪林茶業博物館紀念冊∕初版∕台北縣坪林鄉∕台北縣坪林鄉公所出版∕P.19∕民國86年5月31日
[1] 《認識台灣》〈歷史篇〉一書中對於茶葉的貿易情況有簡單明瞭的介紹。
[2]「沙連」為南投平埔族洪安雅人對內山地區的泛稱,同地因有日月潭之湖水,故曰「水沙連」。
[3] 即今之棟頂茶。
[4] 即今之大龍峒。
[5] 為霧峰林家第四代傳人,在1884年
[6] 本段資料參考《台灣茶》一書改寫而成。
[7] 「茶菁」即為剛採下的新鮮茶葉。
[8] 即北宜公路、台九線一○六乙線。
[9] 即是「山藍」(Strobilanthes flaccidifalius, Nees),又名「馬藍」,為棉織品及其他纖維之藍色染料。與另一品種木藍(小菁)同為提煉靛青的原料。
[10] 《坪林鄉志》P.428:王天來先生訪談記錄,林螢珊訪談,
留言列表